Search

路透社已掌握證據,證實中國大陸當局已向至少五個台灣媒體集團購買各種出版刊物及一家電視頻道的曝光。證據...

  • Share this:

路透社已掌握證據,證實中國大陸當局已向至少五個台灣媒體集團購買各種出版刊物及一家電視頻道的曝光。證據包括路透社對 10名記者及新聞編輯主管的採訪,以及經過路透社審查的內部文件,包括由中國國台辦簽署的合約。

自中國和台灣近十年前開始加深經濟合作以來,中共的這些努力一直在進行,但此前未曾有報導揭露此類合作夥伴關係的財務安排等細節。



北京這波行動,正值愈來愈多人關注中國在台灣的滲透之際。今年 6 月,成千上萬的台灣人集會呼籲對「紅色媒體」進行監管 - 他們聲稱這些媒體在即將來臨的2020年1月總統大選之際,對一名友中總統候選人進行了有利的報導。

五位了解內情的人士表示,國台辦設立了負責新聞購買的公司。這些公司與台灣各新聞機構的業務代表聯繫,指定報導的主題和篇幅。

「他們的最終目標是統一台灣,」其中一位負責觀察中國在台灣活動的消息人士表示。 「他們認為贏得人民的心,比直接開戰是更好的策略。」



在 2017 年初簽署的一項協議中,北京九洲文化傳播中心支付了 120,300人民幣給某家媒體,換取該刊物 10 頁全版全彩報導,推廣某中國東部省份的投資和觀光。

這位知情人士說,前述有關中國吸引台商投資的兩篇報導,甚至先經過國台辦審批,然後才送到台北的報紙編輯台上。

該人補充說,報導中受訪的人員是由共產黨中央宣傳部的官員所挑選的。

這位知情人士表示,「讀者無法分辨這些報導是否背後有人出錢。」 「他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對大陸的正面報導。」


Tags:

About author
「歷史是由生於現代的我們,對於過去的探問。為了當下自身生活的理解,或是為了決定今後必須前進的方向,歷史對我們才有必要性。但是,『現在』轉眼間就成了過去,『現在』的模樣也不斷在變化著。對於過去的探問,當然也應該同樣不時地更動。該用什麼觀點看待過往,過去什麼是重要的,對於每個人,每個團體,還有每個時代,都不一樣。對過往的解釋和理解,絕非一成不變,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 「現代應該有現代所需要的歷史認識。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問題認真的討論,嘗試催生新的歷史認識之際,力量就產生了,而時代的齒輪又一次開始走動。現在對歷史學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忠實地遵循學界的『常識』,而是拋開過去的想法,提出符應時代的構想。」 「現代人所需要的歷史觀點是什麼呢?那就是新的世界史。所謂的世界史,是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為基礎,為了深刻且持平地理解在今日全球化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事件,並訂定社會將來走向,進而產生的必要教養。」 ──羽田正
以臺灣為起點,描繪屬於未來的全球歷史。
View all posts